法律援助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不仅是法治精神的体现,也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精神的落实。本书以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出发点,结合法律援助工作实际,借鉴其他省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经验,广泛征求区县法律援助中心的意见建议,并通过标准实施和持续改进,使标准更加科学合理,以期能够强化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效率,实现标准化试点项目的目标。
暂无作者简介
一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
标准化管理办法
法律援助术语和缩略语规范
司法行政机关视觉识别规范
法律援助中心视觉识别系统
民事法律援助服务满意度测评规则
法律援助工作数据统计规范
法律援助工作涉及量和单位规范
二服务保障标准体系
办公场所环境管理规范
办公场所环保管理规范
办公场所节约管理规范
法律援助中心安全管理规范
办公场所消防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文书档案管理规范
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立案文书管理规范
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结案文书管理规范
民事法律援助案件档案管理规范
民事法律援助文书格式
民事法律援助文书使用说明
案号编写规范
介绍信使用管理规范
法律援助办案补贴支付规范
法律援助办案补贴支付标准
法律援助骨干律师权利义务规范
法律援助骨干律师队伍准入规范
法律援助骨干律师队伍退出规范
法律援助骨干律师队伍分类规范
法律援助骨干律师培训规范
三服务提供标准体系
法律援助中心接待服务规范
法律援助申请接待规范
法律援助窗口咨询规范
书面咨询服务规范
12348专线接答规范
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受理规范
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审批规范
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立案管辖规范
律师代理申请规范
民事法律援助案件指派规范
更换承办人员规范
民事法律援助文书送达规范
异地取证协作规范
中止法律援助规范
法律援助案件终止规范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规范
办理老年人维权案件规范
办理劳动案件规范
办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规范
办理医疗案件规范
办理未成年人案件规范
法律援助预约服务规范
法律援助上门服务规范
法律援助信访登记规范
法律援助信访处理规范
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动态监控机制
法律援助案件庭审旁听规范
法律援助案件回访规范
向办案机关征询意见规范
法律援助案件专家评估规范
法律援助中心窗口建设和工作规范
法律援助中心印章及签名章管理规范
法律援助事项集体议事规范
值班工作规范
标准化工作评价与改进程序
编后记
暂无部分章节
法律援助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不仅是法治精神的体现,也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精神的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推动法律援助事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法律援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进一步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本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和要求上来,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科学严谨的精神,扎实做好法律援助各项工作。
从2011年开始,为了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本市全面调整了法律援助相关标准,放宽了经济困难标准,将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纳入了法律援助范围,同时启动了“12348”法律咨询热线24小时人工接答工作,使更多的困难群众受惠。法律援助工作越来越多地得到群众的认可。
随着近年来本市法律援助范围逐步扩大,门槛不断降低,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数量大幅增长,咨询人数不断增加。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困难群众的期待与需求,单单靠规范化已经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单单靠抓工作落实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必须从更高层面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手段来应对。标准化作为一种政府创新管理方式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成为一种可行选择。
2014年4月,“上海市民事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2014年6月,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民事法律援助服务标准体系的初稿,为标准化试点提供了操作依据。同时,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徐汇、黄浦、普陀、闵行、宝山和松江六个区的法律援助中心共同参与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力争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化建设成果可复制、可推广。我们结合法律援助工作实际,建立了由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服务提供标准体系3大体系、15个子体系、129个标准组成的民事法律援助服务标准体系,并以96的高分通过了国家级试点项目专家组的验收审核。标准体系成为上海市法律援助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上海市法律援助服务的重要指南。
在标准化试点工作中,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为解决好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对民事法律援助服务的各个流程进行了优化,嵌入了信息化管理流程,运用法律援助管理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运用信息化系统,能够完成法律援助咨询、案件受理、审查、指派、办案、结案等流程的电子管理,实现法律援助工作的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使法律援助服务更加规范高效。在案件受理的同时启动风险评估机制,及时监控案件承办人员办案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动态监控及风险评估机制在全国属于首创,成为提高法律援助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标准体系的引导下,今后本市法律援助工作将着力达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作人员标准化意识全面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更加规范高效;二是标准覆盖法律援助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卓有成效;三是当事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标准化的社会效果日益凸显。
法律援助是政府责任也是社会责任。推进法律援助标准化,是与社会文明共同成长,与民主法制共同进步。感谢社会各界关注支持法律援助工作,也希望通过该书的出版,与更多人士开展工作交流,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暂无名家点评